这事儿丨华南理工“奖学金政策调整”引发议论:承诺不能说变就变

这事儿丨华南理工“奖学金政策调整”引发议论:承诺不能说变就变

hyde88 2025-07-18 装修装饰 2 次浏览 0个评论

7月17日,澎湃新闻刊发报道披露了华南理工大学近日出台新的研究生资助体系实施办法,奖学金发放从招生宣传中的“全覆盖”改成分级发放,一些即将入学的硕士研究生认为学校有违此前承诺。报道刊发后,多家媒体针对此事刊发评论。

新京报《华南理工调整奖学金政策,承诺不能“说变就变”》的评论指出,当下有个别研究生入学之后甘做“南郭先生”,在校混日子、混文凭。“全覆盖”的奖学金,也在一定程度上让这些选择“混”的研究生减少了“后顾之忧”。学校调整后的奖学金拉大了等级落差,择优重奖,这样的激励机制,无疑是对这些研究生的一次鞭策。但是,华南理工大学的奖学金调整方案却表现出“朝令夕改”的特征,奖金数量、层级发生了改变,这有违当初的承诺。

上述文章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诚信是德的重要内容,学校应该致力于做诚信的表率。华南理工大学在未与学生充分沟通并取得谅解的情况下,单方面放弃之前的承诺,虽然目的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但是对学校形象而言得不偿失,因为诚信重于金。

评论称,奖助学金确实可以作为高校的一个“政策工具”,用来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但是,无论如何调整,都应该以学生为本,不能只看政策导向,无视学生感受。当初给学生的“定心丸”,更不能变成现在的“糊涂账”。

前述评论建议,确有必要调整奖学金发放方案,学校也不妨对研究生新生暂缓执行。把新方案明确写在招生宣传手册和录取通知书上,避免再生误解。

九派新闻则对此刊发题为《大学奖学金制度,岂可朝令夕改》的评论。评论认为,研究生们普遍反对,主要原因无非是,经此改革,研究生想拿到不低于期望值的奖学金,希望变得渺茫。就连一等奖学金都比原有的“全覆盖”标准少了几千元,遑论二等奖学金?多数人只能拿到比全覆盖时期严重缩水的奖学金,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评论称,倘若在“保底”的前提和基础上拉高高等级奖学金的档次,并配套以困难学生补助机制,让家境一般的学生减少经济压力,则反对声可能会大为减少。但如今,由于奖学金的总池子未扩大,造成第三等奖学金过低,难免给人造成不良印象,容易形成深层次矛盾,十分考验校方的管理智慧和协调能力。

澎湃新闻则刊发题为《说到做到,也应该是高校育人的第一课》的评论。评论称,对于学生来说,学校是否按照承诺发放奖学金,可能影响他们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对于学校来说,这事关学校的声誉和信誉。不仅是学生对学校有期待,社会公众也都在看,看高校如何对待自己的学生,如何对待自己当初的承诺。

评论认为,奖学金政策同样承担着资助育人的功能,奖学金政策的调整不仅是利益问题,更是价值观的传递。对于即将入学的这批学生来说,高校更应该上好这第一课,那就是“言必信,行必果”。

评论建议,最简单的举措莫过于说到做到,莫过于兑现招生时的承诺。比如,可以“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对已依据承诺入学的学生兑现原政策,对后续新生实施新政策。

《湖北日报》评论员杜宇慧也指出,对高校来说,一些与学生相关的政策如果需要调整,对于调整原因、举措等等应有明确的说明,要争取学生的理解与支持,要经得起各个方面、各个角度的审视与质疑。

“一所大学的美誉度不仅来自科研论文和学科排名,更源于对每个承诺的珍视。高校作为育人主体,其履约行为本身就是最生动的教育实践。期待华南理工大学以此次事件为契机,既妥善解决具体纠纷,更构建起规范化的政策调整机制。”杜宇慧表示。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这事儿丨华南理工“奖学金政策调整”引发议论:承诺不能说变就变》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