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中考后陆续进入录取阶段。在入学人口进入高峰、学位紧张的当下,多地近年多措并举拓宽学位资源。7月22日,广东东莞公布普通高中补录招生计划时,宣布探索学位资源跨市配置,今年新增2所外市高中参与补录。
邻市惠州的两所学校,有了东莞中考的招生代码。
这样的名额无疑受到欢迎,惠州市博罗县东江博雅学校第一次补录即招满,该校招生工作人员表示“效果非常好,招生比较火爆”。另一方面,两校学位的本地需求并不旺盛。
一江之隔的邻市学校
第一次补录即招满
东莞市教育局介绍,为推进普通高中学位“迎峰”工作,近年来东莞市持续增加普通高中学位供给。东莞市立足本市普高学位供需实际,参考周边地市的经验做法,在多次实地调研和深入分析研判的基础上,经广东省教育厅备案同意,选取惠州市博罗县东江博雅学校、惠州市大亚湾区外语实验学校两所外市学校作为试点,安排在2025年中考补录阶段面向东莞市考生招生,每校招生计划200人。两校补录招生报名条件、填报志愿时间、录取程序、注册缴费时间均与东莞市民办普高一致。

东莞学生步入中考考场 资料图
据了解,惠州市博罗县东江博雅学校与东莞企石镇隔东江相望,为营利性民办学校。惠州市大亚湾区外语实验学校位于惠州市惠阳区,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东莞市教育局表示,该学校距离东莞凤岗约40公里。两地隔深圳相望,车程约1小时,有公共交通可达。
东莞市教育局咨询热线表示,录取后学籍在惠州学校,高考时可在本校也可在户籍地参加。
7月23日,第二次补录正在进行时。红星新闻咨询惠州市博罗县东江博雅学校招生办,工作人员表示200个名额此前已收满。除住宿费、膳食费、床品等杂费外全额学费是24000元,但有五等奖学金。惠州市大亚湾区外语实验学校招生办老师表示,招收的东莞学生不会单独编班。由于东莞市和惠州市中考满分不同,会折算东莞学生分数后统一进行重点、次重点等班级的分配。该校学费每学期26000元,住宿费每学期2850元。
东江博雅学校工作人员表示,这是首次通过官方平台开通异地招生,对于明年的政策,“不确定,但应该会持续”。第一次拿出的名额不多,但效果非常好,招生比较火爆。该工作人员个人认为,东莞人读惠州的民办学校较有“性价比”。
从公布的第一次补录第一志愿分数线来看,东江博雅学校为536分,大亚湾区外语实验学校为521分。而第二次补录共有10所民办普高1164个补录计划,其中惠州市大亚湾区外语实验学校提供181个,第一志愿分数线为520分。

惠州中学推进“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 资料图
据了解,两校学位的本地需求并不旺盛。从惠州中考的分数线来看,两校的民办收费分数线均为425分,即惠州的最低录取控制线。东江博雅学校今年招生计划1500个,大亚湾区外语实验学校招生计划1000个;正式批次录取结束后的补录,计划数分别为833和425个。与东莞大多数民办高中补录计划不超过100个相比,惠州多数民办高中补录计划超过400个。
红星新闻查询发现,东莞多个镇没有或只有一所公办或民办普高,其中,凤岗镇只有一所民办普高,企石镇只有一所公办普高。
东莞中考人数三年增加四分之一
东莞是珠三角人口流入大市。广东2021年《广东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的“十四五”期间基础教育公办学位建设任务,东莞总任务低于广州,但普高阶段需增加的公办学位数为4.56万个,比广州多出1万多个,在省内仅次于深圳。
红星新闻查询东莞历年中考数据发现,2022年至2025年东莞中考报名人数从7.1万增加到8.87万,4年增长24.9%。为实现不低于60%的普高录取率目标,对应的普高招生人数也同步提升:2022年为43610人,2025年增至54907人,三年间增幅约25.9%。其中,公办普高招生人数从2022年的26690人增至2025年的33820人,民办普高从16920人增至21087人,公办、民办普高均保持扩招态势。
东莞市教育局在4月公布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时详细分析了今年的普高学位供给态势。其表示,近年来,东莞市通过多种方式增加高中阶段学位供给。今年该市高中总招生数首次突破9万(包括中职和普高),而东莞中考报名数据为8.87万人,因此能够保证在莞参加中考的所有考生的高中阶段学位需求。其中,普通高中招生计划54907人: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33820人,民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21087人。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数增幅为6.8%,超过中考考生数的增幅。
红星新闻发现,民办普高计划招生数也有相当幅度的增长,普高总计划招生数增幅约6.73%,超过中考考生数5.6%的增幅。
公布分数线时,东莞市教育局表示,今年普通高中录取率比上年将略有提升。
红星新闻注意到,除了惠州两校的400个名额外,东莞第一次补录本市民办普高也提供了共2631个计划,最多的一所达到700多个。同时,多所民办普高的录取分数线贴近520分的全市最低录取控制线。但是,东莞市教育局表示,中考分数达到520分的考生人数一般比全市招生计划数高出约20%至30%,能否录取要看是否达到具体填报的志愿学校录取分数线。
不过,红星新闻发现,惠州的普高学位也难言充足。近年惠州中考报名人数甚至比东莞增长得还要快,两市普高录取率则相当。
专家:
长远可避免新建扩建导致浪费
近年来,各地为了持续增加高中学位供给,采取了优化普职结构,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等方式,但学位资源跨市配置还较为新鲜。
高中本不被允许跨地市招生。广东省从2020年开始明确了,各地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原则上不得跨地市招生。2021年,广东省相关通知要求各地常态化开展普通高中违规跨地市招生专项治理工作,除经省教育厅同意可开展跨地市招生的普高学校外,其他普高学校不得招收异地(跨地市)参加中考的学生。当年暑假,多个地市发布普高招生风险预警提醒,表示除个别学校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或广东实验中学(校本部)经省教育厅批准,可在这些市开展跨地市招生(名额内)外,其他市外普通高中学校均不得在当地开展跨地市招生。
2022年起,除重申上述政策,省招录工作实施办法还提出,普通高中学位资源不足的地市,由生源输出地和输入地市教育行政部门联合报省教育厅备案后安排跨地市招生计划。
不过,面对区域性学位不均衡问题,广东省内,广州等市近年也在鼓励区属高中扩大跨区招生比例。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民办高中招生本来就更灵活。这种学位资源跨市配置的做法,短期内缓解了东莞的压力,“今年用、明年用,过几年就可能不需要用了”。从长远来说,广东有地方的小学已经出现了学位过剩现象,这样可以避免新建扩建学校导致的编制、设施等浪费,就像潮汐车道一样,比较灵活。
(原标题为《东莞中考试水跨市配置学位:邻市惠州两所高中开放招生,有学校200个名额已招满》)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东莞中考试水跨市配置学位:邻市惠州两所高中开放招生,有学校补录即招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