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特朗普对诺贝尔和平奖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渴望。为了获奖,虽然他是个主张 " 美国优先 " 的孤立主义者,却喜欢掺合国际纠纷,并以 " 说大话,使小钱 " 的方式调停了一些次级的国际冲突。
如果说俄乌这种重量级的地缘冲突,特朗普的面子不如香克斯那么好使,那么对于很多小国来说,还是很想卖他一个面子的。
8 月 8 日,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领导人在华盛顿达成了和平协议,宣布两国退出敌对状态,并在亚美尼亚的赞格祖尔地区建立一条运输走廊。但这条关键通道,却由美国租借并控制 99 年。
耐人寻味的是,协议将这条走廊称为" 为国际和平和繁荣的特朗普之路 "(TRIPP)。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有着百年世仇,尤其是随着激烈的第二次纳卡战争,已被世人所熟知。
这一世仇要追溯到苏联建立前。1915 至 1917 年间,奥斯曼土耳其对聚居在小亚细亚的亚美尼亚人进行种族灭绝。
在土耳其的屠刀下,亚美尼亚人大量迁回南高加索,便与当地的山地鞑靼人(即阿塞拜疆人)发生了激烈冲突。双方一言不合就互相突突。
苏联建立后,双方都建立了有明确边界的民族共和国,但一碗水显然难以端平,虽然莫斯科的态度有所反复,但总体上是偏向亚美尼亚的。
当苏联濒临解体时,两国激烈的民族矛盾再次爆发,撕裂了南高加索。
彼时,亚美尼亚虽然国家更小,但军队素质更高,在俄罗斯人的偏袒和下场帮忙下,占据了卡拉巴赫地区(在国际法上,这里属于阿塞拜疆)。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乱成了一锅粥 ... ▼
然而,在苏联解体后的 30 多年中,阿塞拜疆随着人口增加、里海油气的发现,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亚美尼亚既不靠里海、也不靠黑海,缺乏对外通道,经济长期萎靡不振。
第二次纳卡战争的战果表面,阿塞拜疆对比亚美尼亚,有着压倒性的国力优势。虽然有着民族世仇,但是选择和平和关系正常化,已经成了亚美尼亚的唯一选项。
唯有赞格祖尔走廊,由于涉及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亚美尼亚很难答应阿塞拜疆的要求。
所以,如今达成的和平协议并不令人惊讶。令人惊讶的是,由美国这个域外国家来扮演调停者,打破了这一区域的政治传统,毕竟这里向来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
但这也可以理解。长期以来,俄罗斯一直在玩弄 " 老大帝国 " 的惯用外交伎俩——并不解决地区矛盾,而是冻结矛盾。只要两国关系无法正常化,就都需要俄罗斯的介入。
普京就曾经明确表示:" 我们的目标是进入一个没有胜利者和失败者的世界。" 也就是说,只要现状对我有利,那就一直保持下去。
这种态度同时招致了两国的憎恶和不满。优势方阿塞拜疆想要破局,对俄罗斯保持现状的表态越来越不满。
而亚美尼亚则更是对俄罗斯深恶痛绝。这个国家几乎成为了俄罗斯的经济殖民地,其金融、能源、铁路等关键领域,俄国资本都享有大量利益。
现在,俄罗斯居然光收钱不办事,在纳卡战争中推三阻四,于是亚美尼亚不再信任俄罗斯承诺的任何安全保障。
随着俄罗斯深陷乌克兰冲突的泥沼,自身也面临和谈难题后,一切就自然发生了——二者都选择引美国入场,来破解南高加索这局死棋。
让赞格祖尔走廊成为美国 " 租界 ",是两国特别是亚美尼亚 " 死中求活 " 的办法。
贯通的赞格祖尔走廊,能让阿塞拜疆本土与飞地纳希切万联系起来了,进而无缝连接土耳其,这对阿塞拜疆来说,有着巨大的地缘战略意义。
走廊贯穿阿 - 亚 - 土三国,由铁路和公路组成▼
而对于我国来说,贯通的赞格祖尔走廊或许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
目前。俄乌冲突对 " 中欧班列 " 构成了风险。" 中欧班列 " 承担我国对欧贸易,却要过境俄罗斯、白俄罗斯。而这二者,都是欧洲的经济制裁对象。
双方互相的经济制裁,对铁路运输造成了一系列阻碍,比如保险、支付结算和军民两用产品如何运输等问题。这就导致部分对欧贸易不得不选择海运,但海路又不得不面对胡塞武装对红海的威胁。
于是,跨越里海的 " 中间走廊 "(我国称为 " 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 "),就变成了一个替代性选项。但客观来说,跨里海走廊作为后发者,不够成熟稳定。
中欧班列中最快的是从西安到德国杜伊斯堡,如果走传统线路的话,全程只需 13 天左右,但问题是必经俄罗斯;而如果走跨里海走廊,经巴库海运中转,理想状态都需要 35 天,实际情况可能更久。这就使得铁路运输的最大优势——时效性,被大大削弱了。
这是因为,沿途这几个国家的铁路设施落后,而过境太多国家,又需要反复过海关。但这条通道的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仍长期被我国政府高度关注。
2024 年 7 月 3 日,习主席与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以视频方式共同出席了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开通仪式。2025 年,从西安到伊斯坦布尔的运输时间已经降低到 15 天。
赞格祖尔走廊如果能贯通,必然有利于改进 " 中间走廊 " 的运输时间,提升竞争力。这使得中欧班列不必过境格鲁吉亚,这就省掉了一个国家的海关检查。
以笔者对这几个国家的铁路体验来看,格鲁吉亚是最旧的,也最缺乏更新基建的能力。格鲁吉亚的出局,有利于 " 中间走廊 " 的提速。
从目前 " 巴库 - 第比利斯 - 卡尔斯 " 的铁路线来说,如果省略了第比利斯,而从赞格祖尔走廊通过,无疑会截弯取直,大大节约里程。
最重要的是能绕过格鲁吉亚▼
除此之外,赞格祖尔走廊并非单单是一条公路、铁路通道,更是一条能源通道,阿塞拜疆的里海油气可以通过这条走廊输往土耳其,进而提供给欧盟。
这对于后两者都具有重大意义。土耳其是一个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贫油国,获得稳定而便宜的能源,对其国民经济至关重要。
对欧洲来说也一样,通过赞格祖尔获得阿塞拜疆的天然气,能够帮助欧盟实现碳中和目标,削减内部通胀、维系制造业。
如果是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达成双边和平,没有第三方的参与,人们也只会感慨一下,这一和平的城下之盟属性,而不会登上国际新闻的头条。
但和平协议的最重要成果,是美国取得了赞格祖尔走廊的 99 年租借权,而且按目前的说法,会驻扎美国私人安全承包商的雇佣兵。这就使得南高加索的地缘局势一下子处于一种风雨飘摇的边缘。
首先表达激烈批评的是伊朗,其上议会领袖阿里 · 韦拉亚提率先发出激烈的批评。
韦拉亚提指出:" 伊朗会坚持自己在南高加索的安全利益,我们会汇同俄罗斯或者独自行动。我们认为俄罗斯在战略上也反对美国租借这个走廊。" 他还表示,赞格祖尔走廊是针对伊朗的政治阴谋,这里 " 会变成特朗普雇佣军的坟墓 "。
但事实上,俄罗斯的反应非常微弱,政府层面只有外交部新闻司的副司长这个很低级别的官员出来表态,说一些诸如目前 " 特朗普之路 " 还没公布详情,任何国家进入南高加索都要注意不要造成新的冲突之类的片汤话。
就连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也一改风格,温和地说,这当然是改变了南高加索战略格局的关键一步,但这主要影响了伊朗的利益,对周边国家更是大大不利,讲了一圈牙疼话后,绝口不提俄罗斯自己受到的损失。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毕竟阿拉斯加和谈峰会刚落幕,俄罗斯还指望特朗普能帮忙解决乌克兰问题,目前还不想为次要方面的南高加索得罪特朗普。
对伊朗来说,虽然 " 特朗普之路 " 方案还未确定。但外交部长阿巴斯 · 阿拉格齐已经明确表示,美国租借模式已经被伊朗否决,目前只能讨论在亚美尼亚主权下的赞格祖尔走廊。
而阿里 · 韦拉亚提则直接指责,阿塞拜疆开辟赞格祖尔走廊是为了分裂伊斯兰国家。这并非无的放矢,阿塞拜疆一直和以色列保持着良好关系和紧密的军事合作。
阿里 · 韦拉亚提还指责阿塞拜疆一直在出口油气给以色列,并暗示赞格祖尔走廊项目就是了加强这一点。
伊朗目前最担心的是,如果美国取得了这个南高加索的租界,并且驻扎军队,那么在 "抵抗之弧"(包括哈马斯、真主党、胡塞武装及伊拉克民兵武装)节节败退的今天,伊朗不得不担心一条 " 锡安之弧 "(亲以色列势力)对自己的反封锁。
事实上,以亲俄、亲中闻名的土耳其爱国党党魁多乌 · 佩林切克,在亚美尼亚媒体的采访中,就以一种 " 众人皆醉我独醒 " 的态度也指出:" 赞格祖尔走廊,这是一个美国 - 以色列的邪恶轴心项目,同时威胁了伊朗和土耳其。"
他另类而雄辩地指出,如果土耳其真的是一个反霸权和反锡安主义的国家,那它现在已经被美国从爱琴海、东地中海、北叙利亚,到伊拉克反包围了,如果再加上赞格祖尔这道墙,美国就完成了对土耳其的 "C" 型包围圈。
总的来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能实现和平,固然是一件好事,而且赞格祖尔走廊项目对大部分国家都是有利可图的项目,但在全球化严重倒退的今天,全球大国和区域大国之间的不信任,使得任何区域整合的努力都充满了风险。
而引入特朗普这位 " 说大话,使小钱 " 的诺贝尔和平奖爱好者,是否真的为南高加索带来和平前景,目前还难以断言。但对特朗普来说,多半又能得到两个国家元首的诺奖提名了!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新的欧亚大通道,有何重大意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